前言
最近整理我的房间的时候,发现了蛮多以前玩机剩下来的东西。刚刚好最近有想整NAS的想法,但是看NAS机箱的价格属实是劝退。这次刚好可以利用几年前买来用来刷OpenWrt的HP T620 PLUS和一块闲置的固态整一台低成本NAS。
配置说明
T620PLUS主板自带的m.2接口只支持SATA协议的固态,并不支持Nvme协议。但主板上带有一条PCIE-x4的扩展接口,买一张普通的PCIE-x4转M.2 Nvme协议的转接卡插上去解决这个问题。
改造
以前装OpenWrt的时候只插了一根2G的内存,作为NAS肯定不够,所以花了14.5元的巨资购买了一根DDR3 1666 4G的笔记本内存
接下来就是重头戏,扩展卡。由于目前我只有一块闲置的固态且支持免拆分的4盘位转接卡偏贵,硬上性价比不高。所以我又花费14.9的巨资购买了一张PCIE-x4的单盘位的转接卡。
我也把一些非必要的一些模块拆掉省电。
装系统
我在主板上查了一块16G的U盘,将飞牛系统装在U盘上面。
系统正常识别硬盘
测速以及功耗
待机功耗约7w,CPU温度为40度。上传能正常跑满千兆的速度,CPU负载在45-59之间波动,功耗米家插座显示18w,CPU温度为54度。
远程控制
飞牛os系统自带内网穿透服务,但是速度不是特别高,正常操作没问题。上传下载是使用的自己搭建的frp服务。
将NAS的BIOS设置来电自启,然后配合米家插座设置自动化实现远程开关机。
开机直接在米家app点击开机,而关机的话需要手动在飞牛系统里面点击关机。只要机器正常关机后,我设置的条件是当用电量为0瓦的时候自动执行下面的操作。
总结
花了约30块就让老机器”秒”变NAS,不过这个机器还是有不少的问题
优点
- 价格便宜,功耗较低
- CPU待机温度非常低,也很静音
- 体积小
缺点
- 飞牛nas没有这颗CPU核显的驱动,导致能显示核显信息但无法调用。
- 扩展能力一般,需要购买免拆拆分卡。
- 没办法上机械硬盘。
但由于我目前的需求量并不高,并且也没有花多少钱,所以这些缺点也还能接受。后续根据实际情况继续更新NAS硬件。